缓解焦虑 专家支招
学校心理中心目前接到的咨询案例,均体现了求助者对疫情“不确定性”的担忧——即使做好足够的防护准备,仍然惴惴不安。应对焦虑,心理中心老师建议,要从身心统一的健康观出发,避免“无所事事”状态;利用宅家空闲时间开展一些体育锻炼,或者制定有目标、且可行的学习或生活规划并有所收获。这些都可以帮助同学们聚焦当下,不再纠结于不可见的未来,以减缓焦虑症状,收获愉悦心情。另外,有需求的同学可以选择心理求助或者向家人、朋友说出自身状况和担忧情绪,沟通本身就有助于帮助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,无论发生什么,自己的身边都会有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来帮助自己。
“如果出现过度焦虑、恐慌,甚至涉及生命危险的严重案例,首先确保的是咨询者的生命安全和风险评估,以便进一步做好后续干预工作。”高兰建议,情况紧急的则需要更直接的干预,例如拨打110等应急电话发动更多的社会资源进行求助,还有的案例需要医疗机构的及时介入。
协力同心 坚定前行
此前,心理中心还向学校班级心理委员、朋辈心理辅导员以及全体心协成员发布了《朋辈关怀,担当使命---致全体心理骨干》倡议书,倡议每一位学生心理骨干要发挥自身优势,以“朋辈关怀,担当使命”的精神陪伴同学渡过春节与寒假,担当起这一特殊时刻的庄严使命。倡议书要求学校每一位心理骨干积极行动起来,配合学校、学院和老师,通过同伴支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,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而贡献同辈的力量。倡议书引发了心协骨干和学生群体的热烈反响。
据悉,华南理工广州学院是我省高校中较早开通疫情心理援助的高校之一。此项工作,得到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,党委书记张培祥就学校开通疫时网上心理援助多次作出指示,并鼓励一线人员坚守阵地意识、责任意识,进一步做好心理服务工作。
供稿: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
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